为深入推进杭州亚运会消防安保百日攻坚行动,上虞区消防救援大队立足实际、严抓细管、“深耕细作”全面提升队伍灭火救援水平和实战能力,全力以赴为亚运盛会保驾护航。 苦练本领,深耕岗位练兵“自留地”。一是党委议训,精确定位。今年以来,大队开展党委研训议训10余次,立足化工专业队和高层、水域、绳索、排烟救援班组建设任务,分岗位、分层级开展练兵工作,积极备战支队红门运动会、岗位练兵业务技能比武竞赛工作,取得2023年绍兴市第二届消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团体总分第三。持续深化“母子站”结对帮扶工作,提升单编站灭火救援能力水平和整体素质。二是培训研讨,提升战术。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和火场战术交流研讨,大队主官、队站干部、班长骨干轮流登台授课80余次,有效提升全体指战员战术研究水平和安全责任意识。对全区260余家微型消防站开展拉动和培训200余次,进一步强化微型消防站“救早、灭小”的处置能力。三是实战演练,提能增效。坚持以测促训、以练促战,开展车辆装备实战效能测试、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演练、化工火灾处置演练等演练活动20余次,准确掌握现有车辆器材装备的实战性能,发挥器材装备最大作战效能。 抓实基础,看好执勤保障“责任田”。一是实地熟悉,完善预案。坚持党委“四个一”工作制度,结合辖区特点和实际,组织开展高层建筑、化工企业、“厂中厂、园中园”、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单位、场所开展“六熟悉”300余次,准确掌握各单位基本情况,修订完善预案(作战信息卡)300余份,细化战斗编成、组织指挥、处置程序等各个环节,提升队伍实战打赢能力。二是全面检查,时刻准备。持续开展车辆、器材装备检查测试,邀请厂家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培训,完成31辆消防车维护保养工作,确保车辆装备时刻处于完整好用状态;结合辖区实际和灾害特点鼓励装备革新制作水带推车,优化初战开展,提升作战效能。三是动态执勤,快速响应。动态绘制乡镇街道“消防安全红黄绿三色图”,划分三级执勤网格,针对不放心区域,在重点时期派驻力量前置执勤,确保一旦发生警情,能及时有效地处置。 聚焦管控,坚守作战安全“主阵地”。一是建章立制,长效监管。将作战训练安全作为党委“一号工程”,制定出台《上虞大队提升灭火救援作战效能的七项措施(试行)》、《作战训练现场安全管控运行管理办法》,签订作战训练安全责任书200余份,成立大队安全管理小组,组建大队督察专班,通过实地拉动、现场检查等方式,狠抓作战训练安全各个环节,提升队伍专业化处置水平。二是明确编成,严管运行。参与化工事故救援时,明确作战任务分工和作战流程;各救援站配足配齐一级、二级化学防护服、隔热服,每周1次开展全员防护装备穿戴训练;干部带头监管,在灭火救援现场检查各岗位人员个人防护落实情况,切实提升化工事故救援实战打赢能力。三是科学组训,保障有力。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作战训练防暑降温工作,配备AED(自动体外除颤仪)10余份,80余名队员掌握AED使用方法,拥有“红十字救护员”证书,有效提升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;配齐人丹、藿香正气水(丸)、风油精等药品物资,避开高温开展错时训练,在训练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,确保高温期间灭火救援和执勤训练工作有序进行。 


信息来源: 市消防救援支队
作者: 徐义栋、蒋天韵
|